港大AI模型 準確預測華人心腦血管風險
「P-CARDIAC」模型有助患者制訂精準的個人化治療策略。(李志湧攝)
【本報訊】港人患「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情況普遍,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昨日公布一項以人工智能(AI)驅動風險評估模型「P-CARDIAC」進行的大型研究中期報告,發現在逾千名本地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歷進行分析後發現,合併「三高」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在10年內再次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高達70%,而且不同風險因素組合對復發風險的影響各有不同。「P-CARDIAC」模型有望協助醫護人員為患者制訂更精準的個人化治療策略,從而減少復發風險,減輕本港醫療系統的壓力。
患三高10年內復發機會逾70%
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助理教授徐詩鈴表示,AI風險評估模型「P-CARDIAC」,分析高達1,300萬份來自本港醫院管理局的病人醫療紀錄,並參考超過120個風險因素,以及考慮每位患者的特徵和病史,能準確地預測華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提供個人化患病風險評分。
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自去年起展開大型醫學研究HEARTWISE,在本港醫院招募曾出現心腦血管事件的病人參與。截至今年8月,研究共成功招募了1,248名患者,利用「P-CARDIAC」評估患者10年內再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機會率。研究發現,若同時具有「三高」異常,10年內復發心腦血管事件的整體風險更增至72%;即使僅合併高血壓與高血脂,患者的風險同樣高達73%。這顯示不同風險組合的患者,在疾病管理上都需要有個人化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