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驢年馬月也難成功
現代西方民主社會大多十分短視,為政者往往只顧眼前三數年的任期,根本不會為國家作長遠規劃。誰知道十年、二十年後,是由哪個政黨執政,我的目光看得太長遠,說不定只會「為他人作嫁衣裳」。以美國總統為例,一屆任期只是4年,即使成功連任,也是再多4年,你跟我說未來數十年的長線發展,說實話,那又關我啥事?
中國的制度優勢是在於一黨專政,政權長遠而穩定,不必每隔幾年就來一次全國性選舉。選舉當然不是壞事,但當代不少國家的民主投票制度已經變質,每選舉一次,就將國家撕裂一次,如此折騰,很多國民都覺得受不了。不必應付選舉,從政者就可以一心一意謀發展。中國剛推出第15個「五年規劃」,目標清晰明確,就是要布局發展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低空經濟等。此外,也要推動量子科技、生物製造、腦機接口等多項高新科技的發展。國家發改委表示,希望在未來10年再造一個高技術產業。
反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長線的發展規劃不多,經常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別的不消說,單以美國的造船業為例,如今幾乎淪落到沒有自行生產大型民用輪船的能力,即使有,每年的產能也只及中國的兩百幾分之一。這個問題浮現時,美國政府想設法補救,卻是為時已晚。
事實上,國家的每一個重要產業,都要作長遠布局,以中國稀土行業為例,就經歷長達數十年的經營,才有今天的景況。哪能像美國般,上一任政府說要致力發展綠色能源,到本屆政府幾乎要全盤推翻,說不定到下屆政府又會全面恢復。如此進進退退,好些產業即使發展到驢年馬月,恐怕也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