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港聞 中國、台灣兩岸國際新聞 娛樂新聞 體育新聞 即時中港台新聞 即時國際新聞 即時經濟新聞

遇網絡問題 61%受障人士求助無門

2025年10月26日 報章新聞 要聞港聞

【本報訊】人工智能(AI)下的詐騙層出不窮,對市民造成重大威脅。有團體舉行針對受障人士的網絡安全意識調查,發現52%受訪者認為在學習網絡安全時感到困難,61%更指在遇上網絡問題時「不知可向誰求助」,有具備工作能力的聽障女士更因求職心切誤信騙局,險遭身份盜用與金錢損失。調查團體建議當局切合不同受障人士的溝通需要,推動無障礙設計,覆蓋網站、應用程式及電子服務,並建立無障礙求助渠道,協助受障人士即時解答疑似網騙問題。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等多間服務受障社群的機構指出,受障人士在現時的數碼環境中處於劣勢,由於資訊欠缺無障礙設計與支援,他們難以獨立核實資訊真偽,成為詐騙目標。以聾人為例,聽障人士難以透過聲音或語氣判斷機構的可信度,網絡平台亦令手語、口語、讀唇、表情等多種溝通方式無法發揮效用。

聽障失明易墮騙局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亦分享,有會員在網站報讀廉價網上課程以獲取證書,付款後才發現是騙局;亦有會員收到偽冒積分通知短訊,準備輸入信用卡資料時,幸得友人提醒而避過損失。協進會解釋,視障人士大多依靠讀屏軟件接收網上資訊,將網頁上的畫面、文字轉為語音,但若網站設計不當或結構複雜,讀屏軟件便無法讀出重要內容,特別是部分騙案網站反而設計簡單,更易被讀出,聽起來甚至比官方網站更「官方」、可信,令視障人士容易墮入陷阱。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香港復康會等6間本地機構舉行「網絡安全同行X人工智能」體驗同樂日,不少受障人士親身體驗AI合成照片與聲音模仿技術騙局,掌握防騙關鍵。平等機會委員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指,希望各界專家多考慮不同群體的需要、所面對的挑戰,確保所有人都安全及平等地使用互聯網以及享受數碼科技帶來的好處。